您的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 运输框

旧宫新语丨虚拟的园林——清宫倦勤斋通景线法画的时空

  乾隆帝年幼时深受康熙帝钟爱。出于景仰之心,乾隆帝在登基时曾立誓自己在位时间决不超过康熙帝的六十年。乾隆三十五年(1770),当花甲之年到来之时,乾隆帝决意为自己预备一处归政后颐养天年的居所。他下旨

  乾隆帝年幼时深受康熙帝钟爱。出于景仰之心,乾隆帝在登基时曾立誓自己在位时间决不超过康熙帝的六十年。乾隆三十五年(1770),当花甲之年到来之时,乾隆帝决意为自己预备一处归政后颐养天年的居所。他下旨修建宁寿宫,并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正式开始动工。宁寿宫位于紫禁城东北部,始建于明代,原名仁寿宫。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至二十八年(1689)改建为宁寿宫。“宁寿”一语出自《尚书》,有安宁长寿之意。

  宁寿宫是为乾隆帝将来归政而建,追求的是福寿双全的境界。宁寿宫分期进行建造,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基本完工。宁寿宫的主要建筑分为南北两部分。南半部分从皇极门起,包括皇极殿、宁寿宫等正殿。北半部又分中、东、西三路:中路为养性门、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景祺阁等建筑;东路为畅音阁、阅是楼、庆寿堂、景福宫等建筑;西路为宁寿宫花园。宁寿宫花园形状狭长,南北长160余米,东西宽不足40米。宁寿宫花园分为南北纵深四进院落,园有20余座建筑。宁寿宫修建历时五年,建成后乾隆帝特地撰写了《宁寿宫铭》。铭中表达出自己要归政退位,以及“仁爱治国”“赐寿百姓”的理想。

  倦勤斋位于宁寿宫花园西北角处的第四进院落中。这一进院落仿自建福宫花园。其中符望阁仿延春阁,养和精舍仿玉壶冰,玉粹轩仿凝晖堂,竹香馆仿碧琳馆,倦勤斋仿敬胜斋。(图1)“倦勤”一语出《尚书·大禹谟》,“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倦勤斋与宁寿宫整体建筑同期而修,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建成,同样为乾隆帝逊位后颐养天年之所。

  乾隆三十八年,在完成外部建筑工程之后,倦勤斋开始进行内檐装修。内务府负责制定尺寸、设计款式,并绘出图纸、制作烫样,再发往两淮盐政承办。乾隆三十九年(1774),两淮盐政在完成制作后,由盐运使李质颖负责装船,同时把制作数目造册,并绘制图纸以便安装,派人运往京城,交予宁寿宫工程处进行安装。[1]这种做法使得倦勤斋的内檐装修从材料选择到制作手法上,都具有明显的江南风格。倦勤斋在嘉庆、光绪两朝曾进行修缮, 但改变甚少,基本上保留了乾隆时期的样貌。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嘉庆元年(1796)正月初一日举行了禅位大典,但乾隆帝在执政六十年后却没有真正归政。乾隆帝名为逊位,可仍旧住在养心殿内每日训政。嘉庆帝仍然住在皇子所居的毓庆宫中。嘉庆年号也只对外使用,宫中继续用乾隆年号。诸如批阅奏折、任免官员等重要军政大权,仍牢牢掌握在乾隆帝手中。作为太上皇宫修建的宁寿宫,乾隆帝也不曾搬去居住。不过宁寿宫花园及其中的倦勤斋却深受乾隆帝喜爱。自建成后,乾隆帝经常前往游览并写下不少诗篇,如《倦勤斋》《题倦勤斋》《倦勤斋敬题》《倦勤斋作歌》等。

  倦勤斋的建筑格局分为东五间与西四间。(图2)东五间以木装修隔成凹字形转角仙楼。门后入口处留出开敞空间,形如广厅,其余为上下两层仙楼。所谓仙楼指的是建筑室内以木装修隔的成二层阁楼,一般作为供奉的处所,也可以作为用途。西四间较为开敞,西侧设一座方亭式戏台,东侧与仙楼相接。楼上楼下的西侧都设有宝座床,方便皇帝观戏听曲。[2]倦勤斋西间的北墙、西墙、天顶三面墙上,装饰有以假乱真的通景线 倦勤斋内部空间结构图

  倦勤斋西四间通景线法画的位置颇为隐蔽,想要一窥画作,需得经历一番曲折。进入倦勤斋门厅后,沿着狭窄走道不断转行,经过一系列隔间,首先会进入一间小寝室。寝室中除了摆放着一张床,还有安设着两架并排镶在墙上的“半出腿”镜屏。这两架镜屏样式完全相同。其中一架是真实的镜屏,另一架则既是镜屏又是一道暗门,有机关可以打开。在宁寿宫及倦勤斋的内檐装修中,玻璃及玻璃镜的应用特别多。这种做法引入了全新的室内空间设计理念,也为清宫装饰艺术带来审美的变革。玻璃镜与通景线法画存在联系。二者都可以制造出空间幻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替代。[3]

  倦勤斋作为太上皇宫宁寿宫的一部分,无论建筑形制还是室内装饰,都充分体现了乾隆帝的个人意志与审美旨趣。倦勤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西四间的大幅通景线法画。通景线法画布满北墙、西墙和天顶,环绕着方亭戏台,形成亦真亦幻的视觉空间,令人沉浸其中、虚实难辨。(图3)

  什么是通景线法画?关于这类与建筑空间相结合的绘画作品,学界对其定名不一。所谓“线法”,是清代人将西洋透视法概括为“定点引线之法”的简称。用透视画法绘成的图画便称之为“线]。线法画与西洋艺术息息相关,具有较强的透视感及三维空间的进深效果。有学者借用西方绘画的概念,将倦勤斋墙壁上的绘画称为“天顶画”“全景画”[5]。也有学者认为通景画可以理解为一种画幅较大甚至与墙壁等同的贴落画,并将倦勤斋中尺幅较大的线法贴落画称为“通景线]。所谓“贴落”,指的是在建筑内部墙面裱糊粘贴画幅的手法。这些粘在墙上的画幅也被称为“贴落”或“贴落画”, 意思是可以贴上、取下之画。一般来说,贴落画尺幅比较大, 往往占据着半个或整个墙面。贴落画的作用与壁画类似, 但是制作和更换却要比直接画在墙上的壁画简易和方便得多。贴落画在清代宫廷中非常普遍,紫禁城、避暑山庄、圆明园及各处行宫中都装饰有贴落画。综上所述,“通景线法画”这一名称可以更加准确地概括出此类贴落画的特点,又不会与其他画种相混淆。通景线法画属于贴落画的一种,主要利用西洋透视画法绘制而成,在大面墙壁上营造出近似真实的空间景象。

  由于通景线法画直接张贴在墙壁上并且长期曝露在外,因此保存起来非常困难。现今留存下来的清宫通景线法画实物并不多,分别位于玉粹轩、养心殿、养和精舍、景祺阁、长春宫等几处,其中最具代表性、保存状况最好的莫过于倦勤斋通景线法画。倦勤斋西四间中天顶、西墙、北墙上的通景线法画尺幅巨大,是由多个局部画幅拼接而成。这些通景线法画与倦勤斋原本的室内装饰相互连接,天衣无缝地打造出亦真亦幻的室内空间,这是其他通景线法画所不具备的特点。

  倦勤斋西四间中的巨幅通景线法画是如何绘制出来的?简单来说,乾隆三十九年(1774),宫廷画家按照乾隆帝的旨意开始绘制倦勤斋各房间中的贴落画。与此同时,倦勤斋西四间的大幅通景线法画也展开绘制。由于通景线法画面积特别大、难度特别高,因此时间耗费也特别长。以至宁寿宫建成之时, 倦勤斋西四间的通景线法画还没有画完,直至乾隆四十四年(1779)才最终完成。

  倦勤斋中的通景线法画前后历时五年完成,图样设计复杂,过程十分曲折。从乾隆三十九年开始,在乾隆帝的授意下,清宫画家们开始孜孜不倦地绘制倦勤斋中的通景线法画及贴落画。首先绘制的是倦勤斋东间的贴落画和大幅通景线法画。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中,可以见到相关记载。[7]由此可知,倦勤斋东五间的贴落画主要由宫廷画家方琮、杨大章、王幼学等人负责绘制而成。这些贴落画既有大幅的通景线法画,也有斗方大小的山水、花鸟贴落画。

  乾隆四十一年(1776),乾隆帝曾作一首《题倦勤斋》,诗中称“敬胜依前式,倦勤卜后居。”诗中明确提出倦勤斋是仿造建福宫敬胜斋而建,表露出倦勤斋与敬胜斋二者间的仿建关系。不过遗憾的是建福宫已于1923年毁于大火,敬胜斋也不复存在,仅留遗址。我们今天无法直接将二处建筑进行比对。不过根据记载,倦勤斋东五间加西四间的建筑格局与敬胜斋基本一致。因此,倦勤斋西四间的通景线法画样式也应来自敬胜斋。

  如果倦勤斋西四间的通景线法画来源于敬胜斋,那么敬胜斋通景线法画是否有其来源?乾隆七年(1742)五月初三日,太监高玉曾传旨称:“建福宫敬胜斋西四间内,照半亩园糊绢,着郎世宁画藤萝”。[10]从中可知,敬胜斋西间的通景线法画也有所依据,参照的是圆明园坦坦荡荡半亩园。敬胜斋西间的通景线法画由传教士画家郎世宁绘制,采取先糊绢于墙上、再于绢上作画的形式,所画题材为紫藤萝。

  综上所述,圆明园坦坦荡荡半亩园在室内安置戏台并于墙面绘制通景线法画的做法,是敬胜斋建筑形制和通景线法画的来源。而敬胜斋又成为倦勤斋建筑形制和通景线]尽管圆明园坦坦荡荡半亩园与建福宫敬胜斋现已不存,但仍可以从档案记载中梳理出圆明园坦坦荡荡半亩园、建福宫敬胜斋、宁寿宫倦勤斋的通景线法画的脉络。

  由于倦勤斋西四间的通景线法画包括墙面、顶棚、柱子等多处,面积阔大,绘制时间也较长,共历时五年,直至乾隆四十四年底才宣告完成。由档案记载可知,在倦勤斋西四间通景线法画绘制接近九成之时,为争取时间,乾隆帝命人将已经画好的棚顶画幅先行粘贴于墙上。这项任务由伊兰泰、赵士恒带领画院学徒进行。在粘贴已有画幅的同时,宫廷画家王儒学、黄明询、陈玺等人带领画院学徒继续赶工,加紧绘制尚未完成的通景线法画。当倦勤斋通景线法画全部绘成后,乾隆帝对呈现效果甚为满意,并对参与之人进行嘉奖。[12]

  。北墙通景线法画主要描绘的是皇宫花园景致,其中有一所红柱黄瓦的歇山殿宇和一座攒尖顶亭台,远处是红墙青瓦的宫墙,其外便是崇山峻岭。殿宇旁布置着湖石假山,种植着青松花卉,还有株株紫藤绕柱而上。两只仙鹤隐匿在月洞门旁、斑竹篱墙后,或振翅欲飞,或引颈啄羽。北墙通景线法画中所绘出的镂空隔断的斑竹篱墙及月洞门,与倦勤斋室内真实存在的木雕髹漆篱墙及月洞门遥相呼应,使人产生真假难辨的空间幻觉。西墙通景线法画与北墙类似,主要描绘出崇山峻岭掩映下的竹篱、花木、溪流等景物。

  倦勤斋西四间的通景线法画是由宫廷画家王幼学带领画院画家及学徒共同绘制而成。作为倦勤斋临仿来源的敬胜斋中也绘有大面积的紫藤萝通景线法画,为西洋传教士画家郎世宁所绘。在制作倦勤斋通景线法画时,虽然郎世宁已经去世多年,但画中仍带郎世宁的遗风。王幼学为康熙、雍正朝宫廷画家王玠之子。雍正五年(1727)王玠去世后,王幼学顶替其入宫供职。王幼学擅长图绘花木,曾经跟随郎世宁作助手。他不仅学习过西洋透视技法,还曾与郎世宁共同绘制了双鹤斋中的油画。因此在郎世宁去世后,王幼学理所当然地承担起绘制倦勤斋通景线法画的重任。只是其画艺远不及郎世宁,尚未达到郎世宁的写实程度。倦勤斋西四间的通景线法画大部分是王幼学按照敬胜斋通景线法画样式重绘的。其中一些局部,如北墙上所绘的两只丹顶鹤, 其造型和笔触与郎世宁《松鹤同春图》十分近似,应是根据郎世宁留下的手稿增补完成。[13]

  天顶通景线法画中的斑竹藤萝架,北墙、西墙上的斑竹篱笆墙、斑竹月亮门,都体现出斑竹元素。画中斑竹图绘出高光,富有立体感。另外,在戏台周围及南面夹层篱笆墙的“竹式药栏”,猛一看似乎都是用斑竹所作,但细看则发现是以楠木仿制,上面髹漆斑竹花纹,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之所以这样大费周章地仿制,源于北方干燥的气候实在不适合斑竹家具的使用。令人惊叹的是,竹篱墙中所开的月亮门与画中的斑竹月亮门相映成趣,构成亦虚亦实的江南园林竹景。

  这幅妇人掀帘贴落画与倦勤斋原本室内陈设巧妙地融合于一处。贴落画中的团花墙纸与倦勤斋中使用的团花墙纸样式完全一致。这幅贴落画仿照倦勤斋内真实场景画出假窗格及斑竹隔断,使人产生窗户之后另有空间的错觉。画中严格的焦点透视,使得原本平面的墙壁好似有了另一重进深。宫廷画家作画时还充分考虑到此画张贴的位置与观者的感受。此画位于楼梯转角处,当皇帝走上楼梯正欲步入二层时,迎面好似来了一位婉约的清宫女子,手持纨扇,半撩门帘,正笑意盈盈地将人引入帘后房间。

  在这位半启门帘的清宫女子身旁,画家还绘出了宛如真实的屋内陈设:一件指针指向十一时十八分的西洋自鸣挂钟,两座漆木几案,几案上摆放着三匣线装书册、一件玉磬、一件青铜觚、一件白瓷瓶等古物文玩。其实,在清宫内府中收藏有不少真实器物。但在倦勤斋狭窄的楼梯转角处,乾隆帝并不摆放这些器物,而以绘画形式加以呈现,体现出其对倦勤斋室内陈设的独特构想。

  在乾隆帝看来,倦勤斋本就是一个“以文玩贮文玩”的大百宝箱。倦勤斋中摆设着很多柜阁,内置多件“百什件匣”“百什件箱”。[15]乾隆帝喜好搜罗历代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