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西北地区兔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2025-01-10 06:05:30 | 作者:b体育

  中国养兔业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以来,兔产业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兔业大国,兔出栏量、兔肉产量和兔肉出口量等均居世界首位。但国内兔养殖的区域分布极不均衡,生产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和西南等地,尽管西北地区畜牧业发达,气候和环境也适合养兔,但养兔业并未未得到充分发展。养兔业具有养殖周期短,启动资金少、投资少,资金周转快几大优点,是贫困人口快速增收的途径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养兔是穷人的产业”,中国农业部门也提出扶贫的最佳项目就是最容易普及、见效最快的养兔业。因此西北地区兔产业的发展对实现贫困人口减贫脱贫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西北地区兔业发展水平较低,是兔产业不发达的低类地区(第Ⅲ类地区)[1]。2016年,西北地区兔出栏量为694.9万只,仅占全国的1.29%;存栏486.3万只(根据2016年出栏量和2015年出栏率估算),全国占比为2.40%;兔肉产量为11878t,全国占比为1.37%;种兔场13个,种兔存栏量80728只,在全国占比分别为4.92%和1.69%。表1为西北地区兔业相关指标在全国的排名。由表1可知,西北五省/区省际发展不均衡。其中,陕西的兔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出栏存栏、兔肉产量和种兔情况均处于前列,在全国处于中间位置;甘肃和青海次之;新疆和宁夏相对较低,存栏、出栏量等排名均较靠后;新疆自2014年后无种兔场,宁夏仅2003年前有种兔场。

  生产方面,西北地区的兔出栏量和存栏量变化较为平稳(除2011年外),随全国行情的波动而波动。由图1可知,2000~2014年,兔出栏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15~2017年,兔出栏量逐步下降。由图2可知,与此类似,兔存栏量在2014年之前逐步上升,2014年后有所下降,历年在全国占比约为2.3%。

  贸易方面,西北地区兔及兔产品出口海外市场较少,主要面向国内市场。根据海关的数据统计,2016~2017年西北五省中,仅宁夏和陕西有少量兔及兔产品出口,宁夏出口“未缝制整张兔皮”2863kg,占全国出口的5.62%,出口“兔毛制品”2062kg,占比1.93%;陕西出口“其他家兔及野兔”41kg,占比1.42%。

  自2011年起兔产业价格波动,獭兔皮价格明显下跌。近年来兔皮价格持续下滑,从“鼎盛”时期的近百元每张下跌至10元左右每张。价格持续低迷使得养殖收益降低,极大地打击了养殖户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兔肉的消费需求也不足,兔肉的市场占有率低。2016年,兔肉产量约占肉类产量的1.02%;西北地区兔肉人均年占有量仅有0.12kg,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63kg),远低于兔业消费大省—四川省人均4.15kg的水平,与欧盟人均3~10kg也存在很大差距。根据本项目的调研,主要的原因在于西北地区人民没有消费兔肉的习惯。

  居民和消费者对产业的认知情况也影响产业发展。一是对“家兔”这一动物的认识偏颇,很多人对兔的认识还停留在儿歌中活泼可爱的形象,不能正确接纳兔肉及兔制品,也导致一些动物福利组织采取偏激行为。二是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群体受宗教文化和饮食习惯影响,部分消费者对兔肉有一定的排斥倾向。三是对兔肉营养健康的优良特性缺乏了解,对兔毛和兔皮产品的优良性能的认识不足。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猪牛羊等常见肉类及其他毛皮制品,兔产品的市场份额较低。

  养殖户管理粗放,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较低。一是饲养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多数农户按传统的饲养模式进行养殖,养殖设施简单陈旧,对于疫病防治缺乏意识。管理粗放导致兔产品性能参差不齐,标准化程度低。二是生产经营规模较小,难以形成集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同时小规模农户“一窝蜂”的特点会加剧市场波动。三是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受资源限制和政策的影响,无法保证稳定的供应和收购,合作社在兔养殖和销售环节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养殖户仍需独立面对市场,交易成本高,市场风险大。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兔场的用地和粪污排放问题逐渐凸显,兔养殖业面临发展困境。以青海省为例,为响应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青海省政府提出“保护生态是青海最大的责任”,并相继出台多项措施,以控制家禽家畜养殖对环境的污染,于今年8月31日前关停半数设在景区内和水源附近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兔养殖业受到极大冲击。

  通过波特钻石分析西北地区兔产业的整体优势,发现西北地区在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战略和相关产业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图3)。

  在政府层面,2000年全国家兔育种委员会提出了“东兔西移”的观点——“‘东兔西移’将成为今后我国兔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活跃两部农村经济、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的一个重要方面”。西北地区各省/自治区的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陕西省兔业协会制定发展规划,编印报纸《陕西兔业》,组织会议和养兔实用技术培训班,开展行业自律活动。甘肃省凉州市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推进獭兔科技产业园建设,对入驻企业和农户给予优惠和补贴。青海省民和县大力发展兔业扶贫,从山东引进兔业企业,为每位贫困户拨款5000元用于购置种兔、饲养设备和饲料等,并安排企业提供专业人员进行培训。

  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从遗传育种、饲料营养、疾病防治和兔产品加工等环节整合整个产业链,对兔产业进行深入研究,并在西北地区建立了2个综合试验站,解决区域内兔产业技术发展问题,培训兔产业技术人员,收集、监测和分析兔产业发展动态与信息,组织相关学术活动等,为兔养殖户提供技术培训等全范围服务。

  在生产要素上,西北地区牧草业发达、饲草资源丰富。新疆天然草地辽阔,可利用草地面积居全国第3位;甘肃、宁夏以及陕西等地广泛种植紫花苜蓿、红豆草和一年生的牧草,可作为兔饲料。地处温带,气候条件适宜。全年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最低在50mm以下),光热丰富,年平均气温8~10℃,夏天不太热,冬天不太冷,一年四季均可繁育产仔,且疫病相对容易控制。农村劳动力充裕,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

  在市场需求上,随着消费者对营养健康、舒适生活的追求,具有“三高、三低”特点的兔肉更加受消费者青睐。近10年间,我国兔肉产量年均增速达到4.16%,高于同期其他肉类(均在3%以内)。近五年内,在肉类整体增长放缓的时期,兔肉产量年均增速达3.37%,仍处于较高水平(图4)。

  在企业战略与产业环境上,一批现代化兔业企业不断涌现,拓展型战略企业和稳健型战略企业错位发展,多元化经营策略成为共识,饲料、机械、防疫、加工等配套产业逐步发展,完整的产业链逐步形成,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政府部门的市场监督管理水平稳步提高,兔产业商品、要素的自由流动加快,利于新业态诞生的因素不断累积,企业合作竞争环境日益优化,区域市场和产业集聚的优势和潜力逐步显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消费需求总体上经历着由低层次往高层次的升级,引发产品和服务朝着“品质、品味、品格”的方向进步,兔肉市场和兔产品市场发展潜力良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适宜,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各类发展优势不断集聚。总体而言,西北地区兔产业的发展前景趋好,机遇大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