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宣城8月8日消息(记者周然 通讯员陈颖 洪晶)走进郎溪县姚村镇南冲肉鸡养殖家庭农场,几万只肉鸡在现代化的管理下茁壮成长,52天便能达到出栏标准。这里平均每只鸡用到7斤饲料,可长到4斤重。
央广网宣城8月8日消息(记者周然 通讯员陈颖 洪晶)走进郎溪县姚村镇南冲肉鸡养殖家庭农场,几万只肉鸡在现代化的管理下茁壮成长,52天便能达到出栏标准。这里平均每只鸡用到7斤饲料,可长到4斤重。
得到这样的收益并不容易,最开始回到老家创业,负责人汪卫军采用的是传统的地养方式。效益不达标,抗风险能力也较低。频频受挫亏损之后,他决定从外地学习现代化笼养技术,用技术充实自己的“养鸡经”。
回来后,汪卫军用了200多万元进行改造,建了3个标准化大棚,添置了层叠式自动养鸡设备,从上料到清理鸡粪,都是自动化,还安装了调温、控湿及通风设施。
与地养相比,笼养技术的存栏较多,如地养3000㎡能养3万到4万只,笼养则可以养到6万到7万只,数量多一半,优势也显而易见。
随着现代化养殖步入正轨,2019年,汪卫军成立了丰羽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宣城、芜湖等地的40多户农户纷纷加入肉鸡养殖行列,实现了“一个带动一片”的良好局面。合作社提供统一的鸡苗、技术服务、饲料,并承诺回收成品鸡,让农户们吃下了“定心丸”。
姚村镇妙泉村开军养鸡场的负责人陈开军,是合作社模式的直接受益者之一。2018年陈开军开始养鸡,汪卫军的合作社出鸡苗、饲料,他则负责人工饲养。从小鸡育苗第一天开始,直到把鸡养到合作社需要的份量。目前,陈开军每年养鸡4万多只,一批大概能养一万二千只左右,纯收益十三、四万左右。
在“养殖先锋”汪卫军的带领下,姚村镇40余户农户共同走上了“笼养肉鸡”致富路。他们不仅实现了从“门外汉”到“养殖能手”的转变,更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合作社一头连着养殖户,一头连着产品加工企业。目前,合作社以订单化销售模式为主,笼鸡出栏后直接销往屠宰场。
“他们鸡养成功了之后,我们会一起回收,他们只要把鸡喂好,就有固定利润。合作社的销售去年是1.3亿左右,现在这一块我们带动的也比较好。”汪卫军说。
接下来,郎溪县将继续全力聚合资源,发挥加工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农带农作用,不断挖掘畜禽养殖产业全链条增值潜力,着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畜禽养殖加工一体化生产模式。
走进郎溪县姚村镇南冲肉鸡养殖家庭农场,几万只肉鸡在现代化的管理下茁壮成长,52天便能达到出栏标准。这里平均每只鸡用到7斤饲料,可长到4斤重。
联系人:公经理
手 机:13013540759
公 司:b体育官网
地 址:临沂市蒙阴县邵家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