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折腾”出的幸福生活

  “真是应了那首陕北民歌——哪哒哒也不如咱山沟沟好。金窝窝、银窝窝,想‘折腾’还得回咱‘土窝窝’。”近日,看着眼前一只只活蹦乱跳的“致富”兔,黄陵县店头镇建庄村脱贫户徐涛感慨道,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真是应了那首陕北民歌——哪哒哒也不如咱山沟沟好。金窝窝、银窝窝,想‘折腾’还得回咱‘土窝窝’。”近日,看着眼前一只只活蹦乱跳的“致富”兔,黄陵县店头镇建庄村脱贫户徐涛感慨道,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真是应了那首陕北民歌哪哒哒也不如咱山沟沟好。金窝窝、银窝窝,想折腾还得回咱土窝窝。”近日,看着眼前一只只活蹦乱跳的“致富”兔,黄陵县店头镇建庄村脱贫户徐涛感慨道,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从被识别为贫困户后心头满是焦虑,到家里每年纯收入达20万元脸上洋溢幸福笑脸时至今日,徐涛已是建庄村家喻户晓的致富标杆,成为全村甚至全镇学习的榜样。

  “不能总靠扶贫政策过日子,要靠咱自己努力才行。”这是徐涛常挂在嘴边的一句线月,徐涛家被识别为精准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户的帽子虽能带来不少优惠政策,但他发自内心不愿戴这顶“帽子”,感觉矮人一头。

  那时,徐涛的父亲徐兴富因患病不仅掏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找亲戚朋友借了一笔外债。加之父亲长期患病,日常的药费、检查费等虽然不多却没有尽头,母亲也因照顾父亲,不能出门打工,家里重担全在他一个人身上,生活十分困难。

  于是,徐涛便萌生了外出打工的念头:“听朋友说内蒙古工资高,开铲车一月能赚5000元,还能补贴家里。”

  一段时间的学习,让徐涛也从一名学徒成长为一名铲车驾驶员。2015年9月,徐涛靠着工资,家中的情况稍稍有了起色,他就趁着村上要划定一批脱贫户的时机,主动找到村上要求“摘帽”,成了村里首批摘帽的村民。

  2017年,徐涛又开始在镇上的煤矿企业从事自己“老本行”开铲车,一干就是5年。2022年9月,爱“折腾”的徐涛又待不住了:“听说村里回来许多返乡青年去创业了,兴许我也能试试。”经过慎重思考后,徐涛带着满腔热忱回村创业。

  2022年10月1日,正当徐涛苦恼干什么时,建庄村党支部张海灵的一通电话,让徐涛开启了“与兔结缘”的新生涯:“涛儿,现在村上组织青年出去考察学习了,你不是一直想创业?走,跟大伙儿去看看。”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徐涛了解了梅花鹿、肉兔、猪等动物的养殖技术,综合考量后,他将目光放在了肉兔养殖。

  2023年8月,徐涛用积蓄买了500只肉兔,在村“两委”的帮助下,他将以前村上的蔬菜大棚改造成兔棚,并申请到了黄陵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户)贴息20万元。

  “娃娃上进,我们也高兴,我和老伴儿也会努力把日子越过越好。”徐兴富满脸自豪地说,娃娃先后带动20多名村民就业了,争气着了。

  在资金、政策、村干部和家人的多方面支持帮助下,经过徐涛的努力,去年出了两栏肉兔,因价格可观就卖了16万元。

  “我们家的兔子品种好,肉质鲜美,蛋白质高,脂肪含量低,不愁销,供不应求。”徐涛自豪地告诉记者,预计今年肉兔毛收入能达48万元。

  “除了养兔,徐涛还在2021年种植了5亩苍术,2022年和2023年各种了2亩苍术,今年又种了1亩苍术,并买了3辆铲车”张海灵细数着徐涛这几年的“奋斗史”。

  “每次最难的时候,都是党和政府帮我们缓过来的,我也会努力向前走,把日子越过越好。”谈及未来,徐涛充满信心地说,“下一步,我还要多学技术,积累经验,争取把规模扩大,在做好肉兔养殖的基础上,延长产业链做肉兔加工,带动更多村民致富。目前,我已经给甘泉工厂送了530只兔子做样品,后续还将进一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