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给返乡创业多点政策“回甘”

2025-01-10 05:54:05 | 作者:b体育

  毕业季即将到来,半月谈记者跟随多位返乡创业大学生,倾听他们在农村创业的心路历程,了解其所思所盼。在他们看来,乡村舞台大有可为,但创业途中也不同程度地品尝到资金短缺、创业创新平台缺乏以及社会压力大等“苦涩味”。他们期盼政策“回甘”长久持续,人才和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为乡村振兴赋能。

  曾经,离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是许多大学生的梦想。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瞅准乡村振兴契机返乡创业、逐梦乡野,用知识扮靓广阔天地。

  忙碌了一天之后,冼丽梅来到正在谋划的养殖场,与同事商议扩大养殖规模事宜。1994年出生的冼丽梅来自广西钟山县凤翔镇凤阳村,是村里第一名女大学生,毕业后一度留京工作。2020年初,冼丽梅回乡看到砂糖橘价格低迷、大量农产品滞销,毅然返乡创立公司发展种养一体化。

  “家人东拼西凑加上我在外打拼的所有积蓄,总算筹集到项目启动资金,开启了创业之路。”冼丽梅不断摸索发展产业方式,从规划测绘、开山铺路到引泉水、建鸡舍,从养殖到产品销售,尝尽酸甜苦辣。

  为开拓销售渠道,她独自去广州、深圳、佛山等地推销。目前公司年产4000多万枚鸡蛋仍供不应求,“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模式带动上百农户增收致富。

  半月谈记者调研中了解到,当前许多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依靠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农村发展生力军、农民增收致富领头羊。

  在广西融安县一个200多亩的金桔种植示范基地,34岁的返乡创业大学生韦小东同员工忙着养护金桔苗。他依托“数字农业+电商模式”,助力当地八成以上的金桔通过电商销售。

  2016年春节,韦小东与同学以4万元起步,在家乡发展电商。去年金桔采收季,公司销售额达9000多万元,同比增长约30%。

  90后大学生李泽铖2017年带着团队返乡创业,在陆川县马坡镇创立广西飞铖服饰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运动裤、休闲裤、T恤等,服装年产量已从2017年的70多万件跃升到2022年的超270万件。目前,公司拥有生产车间7间,员工300多名,带动周边就业1000多人。

  一些高校毕业生回归乡土后,助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四川大学毕业生杨勇瞄准家乡广西藤县粉葛特色产业,通过粉葛特色产业核心示范区,推进三产融合发展;80后大学毕业生张琳在广西平南县安怀镇打造万亩富硒优质水稻示范基地,2022年利润300多万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已吹响,迫切需要一批返乡人才队伍留得住、发展好。返乡创业大学生坦言,创业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顾虑和痛点,让他们颇感苦涩。

  “创业资金不足是一大拦路虎。”受访返乡创业大学生反映,尽管各地提供创业担保、一次性创业补贴等,但仍不够解渴,或需要房产抵押或要有专门担保人员。由于缺少担保,创业者可获得融资的渠道有限,而且办理手续烦琐,受限于此,难以扩大再生产。

  “社会就像无形的锁链,束缚了手脚。”“如果有能力,谁还回农村?”“是不是找不到工作才回来的?”……冼丽梅辞职返回老家发展种养业时,曾遭遇亲戚和村民泼冷水。母亲也不理解她,曾流泪责怪:“闺女太傻了,回来这么辛苦图啥呢?”

  广西师范大学毕业的韦艳艳返乡创立柳州市柳江区双优大米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年合作社营业额超500万元。谈及创业之初乡亲们的质疑,韦艳艳说:“准备在农村打拼出一片天地,却发现自己成了独行侠。只有内心真正热爱,才能熬过创业初期的至暗时刻。”

  “缺乏专业系统性的培训难以高质量发展。”“通过参加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培训班,升级了自己的认识,可少走很多弯路。”杨勇大学毕业后曾在广东工作3年,2008年返乡发展养兔场、种植基地等。他坦言,返乡大学生能参加培训的渠道和机会不多,大部分地方缺少中长期系统性创业培训计划。

  兰优生曾在上海等地的大型酒店工作,2017年返乡创办了金优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兰优生介绍,尽管公司已发展到一定规模,但引进优秀中层管理者较为困难,线上销售是一大短板弱项。

  一盼健全政策配套,加大创业激励力度。有条件的地区应精准优化大学生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在项目、资金、财税等方面统筹考虑,降低创业成本;开展评比活动,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褒奖激励。因地制宜加强特色农业、农文旅融合项目、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发展,建立大学生返乡创业人才库,选派人才服务专员,提供“一对一”“一对N”服务,落实部门奖补政策。

  二盼设立大学生返乡创业基金,放宽、融资条件。李泽铖表示,适当强化大学生创业金融支持,提高担保额度,增强便利性,简化申报审核流程。有关部门可以探索设立大学生返乡创业担保基金,出台短期、更灵活、低利率的创业项目,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大学生返乡创业项目早期投资。

  三盼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强化创业培训指导。返乡创业大学生、广西亿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陶秋德建议,加大新业态基础设施投入,搭建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平台、交流平台,助力农村创业孵化。冼丽梅说:“创业培训最好立足地方资源禀赋、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推进项目建设,组织创新创业大赛,培养更多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的管理人才、创业团队。”(记者 何伟 雷嘉兴 黄庆刚 聂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