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丰收的一年。全年粮食产量13908.2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大豆油料扩种成效明显,大豆面积1.57亿亩,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迈上2亿亩台阶......
其中,以院士为代表的科研学者们躬身入局,为农业现代化的整体推进贡献了源源不断的鲜活智慧。期间,陈学庚、李家洋、罗锡文、赵春江、印遇龙、康绍忠、张绍铃、王强、王汉中、汪懋华等 农业院士们就“种业创新”“智慧农业”“颠覆性技术”“农业现代化”“科技与人才”等关键议题展开讨论,透视“未来种业”,找到发展2024年我国种业发展的关键任务和行动路径。
中国工 程院院士陈学庚表示,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种业是基础性核心产业,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种业高质量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现代种业发展。
但我国种业发展中仍面临一系列瓶颈问题不容忽视,如一些农作物品种,尤其是蔬菜、花卉、畜禽良种对外依存度较高,粮食作物育种关键环节基础薄弱,机械化水平较低。种子生产机械化攸关种业振兴,机械化水平反映育种周期长短、种子品质高低。我国种业机械化发展整体基础薄弱,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种业装备企业规模小、装备功能少、结构性能有待优化、自动化控制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
陈学庚表示,这些关键核心技术、短板弱项,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砥砺前行”攻坚克难,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有“经历风雨洗礼”,才能看到“美丽风景”,取得“沉甸甸的收获”。
陈学庚希望,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种业装备分会能集成和共享科技资源,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难关,破解一批“卡脖子”问题,集成创新一批实用模式,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产品,提高我国种业机械化水平,为端稳中国饭碗提供坚实支撑。
2024年2月2日,安徽省在京院士座谈会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在会上表示:无农不稳,粮食安全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根基。一直以来,党和国家把粮食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人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碗里要装中国粮。
安徽是农业大省强省。去年,安徽粮食产量达830亿斤,这个数据清晰地告诉我们安徽在农业粮食生产方面的重大贡献和地位,但是面对这份成绩,不能掉以轻心。从种子到种源,从基础研究到关键技术,要努力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李家洋表示,希望自己能为安徽在食物安全方面扎扎实实做点事,无论是品种的培养还是关键技术的突破。也很高兴看到安徽在重大科技发展上做得特别好,更期待安徽能打造出属于农业领域的大科学装置。
20世纪以来,农业机械的广泛采用,农业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农田灌溉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不仅提高了农业产量,而且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对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农业的“芯片”。罗院士强调,振兴中国种业,需要强大的种业装备做支撑。与我国大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相比,目前我国种子生产、加工全过程机械化率还不足5%,种业装备技术创新的持续性、生产体系的完整性、产品类型的丰富性和作业性能的稳定性等,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技术的普及性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种业装备分会的成立,能团结和带领种业装备领域的科研、开发、生产、推广、应用等单位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打好种业翻身仗、推进乡村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发挥更大的作用。
2024年2月,赵春江院士在专访中表示,农业是关系民生的一件大事,要把计算机这种工具应用到真正解决农业生产当中的实际问题中去。智慧农业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
此前在2023未来农业产业发展大会上,赵春江院士作了题为“农业机器人展望”的主题报告,他提到现阶段我国在农业机器人领域与发达国家水平的差距仍旧明显。首先是农业工艺与机械设备结合的不够紧密;其次,国内稳定性、故障率、易用性等指标不理想;再次,农业机器人生产成本较高,而生产效率却偏低;最后,现有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不高,核心算法差距显著。
农业环境具有典型的非结构化特征,且存在若干不确定的干扰性因素,对农业机器人的适应能力、定位能力、灵活操作能力和行为规划能力提出了挑战。未来要发展农业机器人,就要解决当前农业机器人作业效率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关键问题,提升感知算法、规划算法、控制算法和机械臂性能等。
目前,农业机器人主要涉及5大关键技术,分别是物境信息智能感知技术(眼)、智慧决策与智能控制技术(脑)、灵巧臂手精准作业技术(手)、自主导航稳定行走技术(脚)以及端-边-云协同机器人系统构建技术。但随着农业机器人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将被引入,深度学习、人机共融、触觉反馈将会成为农业机器人主要技术创新方向。
当前,新一轮技术方兴未艾。国际农业经历了机械化、化学化、信息化的串联式发展过程,现在已进入了智慧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新阶段。主要发达国家在加快布局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生物农业等,抢占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
2024年2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和方法路径。他表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支撑,必须具备能担当重任的能力与素质。
印遇龙从事农业创新研究和猪的养殖工作已有40多年。要想成为一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就要掌握丰厚的专业知识,必须亲临生产一线。拿养猪来说,只有真正熟悉养猪场的各个生产环节,才能发现问题,取得可应用于实际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的研究成果。想创新,首先需要脚踏实地,掌握好基本技能。
其次,还要具备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及时掌握最新的农业科技理论与方法。现代农业已经进入智能化的新阶段,很多研究都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新技术,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比如智慧养猪,就需要与计算机大数据专业相结合。我总是鼓励我的学生要多与其他领域的学者交流,多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一步培养创新思维,实现交叉学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积极构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体系,强化人才培养政策支持。作为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要大力培养选拔青年人才。年轻人思维活跃、创造性强,要给他们提供条件,鼓励他们进行创新性研究,厚植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土壤。
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表示,从世界农业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来看,现在更加强调学科专业交叉,需要积极推进数字化的教育转型,动态调整专业和课程体系,推动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以满足应对气候变化、食物安全、营养与人类健康、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高等学校农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发展战略进行了系统研究,梳理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一是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不够,对新业态引领和支撑不足。二是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薄弱,毕业生的知识体系与生产实际需求脱节。三是专业课程体系更新缓慢,通识教育课程质量堪忧,教材整体质量亟待提高。四是实践与创新教育资源有限,制约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包括课程实验探索性内容较少,学习的深度不够,基地建设机制不太成熟,科研训练机制仍需健全,还有国际化视野培养不足等问题。
一是面向产业发展需求,持续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机器人技术等与传统农业工程类专业的交叉融合,创新本科专业内涵,通过与现代高新技术的交叉融合,促进传统专业的改造和升级,催生出智能农业工程、智能农机装备、智慧农业水利、智慧乡村建筑与规划等新农业工程类专业方向。
二是从注重学生知识学习向提升素养转变,从专业教育向专业+通识教育并重转变,从高度专业化培养向通专交融转变,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从课堂讲授、到研讨、实验、设计、实训到竞赛,构建多元融合的课程教学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为最终目的。
三是打造一流核心课程,这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措施。四是倡导多元实践创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如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学生创意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本研一体融通式工程教育、学科竞赛体系、国际深度合作与国际竞赛等多种措。
联系人:公经理
手 机:13013540759
公 司:bsport体育
地 址:临沂市蒙阴县邵家沟村